文章来源: ABC
说到经济奇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创造过如此之多——多到连中国领导人都对此将信将疑。
中国最近创造的奇迹是从新冠疫情中快速复苏(没有陷入衰退),而其他大多数国家甚至还在努力恢复“正常”。
中国从那些极端贫困的日子开始,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尤其是从1958年开始的那五年 “大跃进”,是一段尤其黑暗的时期。
数以千万计的人死于毛泽东主席的标志性政策。毛泽东施行的政策包括由国家控制人民生活的大部分方面,以及低效的经济管理。
据估计,有1500万至5500万人死于大规模的饥荒和过度劳累(以及酷刑和处决)。
然而在毛泽东于1976年去世后,中国的命运变得美好了很多。毛泽东的继任者邓小平在几年后接手,做出了一些非常激进的政策改变。
“中国制造”的热潮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不再是一个“指令性经济体”(微观管理是常态),而是转变为世界工厂,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廉价的“中国制造”的商品来赚取利润。
悉尼科技大学的澳中关系专家罗震(James Laurenceson)教授说:“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经济的很多成功都涉及到中国政府不挡路。”
“那时候他们让人民在自由市场上释放他们的创业技能,而不是被迫以人为降低的价格卖东西给政府。”
中国相对较低的工资也给了它一个强大的竞争优势,这种制造业的繁荣使它在2008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
随着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富有,八亿多公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许多人称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扶贫项目(在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后的几十年发生了)。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呈指数式增长,平均每年增长近10%。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它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价值约14.7万亿美元。
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比美国经济(20.9万亿美元)要小,比澳大利亚经济(1.3万亿美元)要大很多。
中国总理的疑虑
多年来,关于中国官方数字的可靠性一直存在很多争议。许多人(国家统计局之外的人)会告诉你,对这些数字应持谨慎态度。
早在2015年,中国辽宁省的官员就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他们承认“在过去几年中伪造经济数据,以显示高增长,而实际数字却低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道发表在《中国日报》上,而《环球时报》也刊登了这些承认“假经济数据”的报道。这两份报纸都是由中国政府控制的。
“纵观历史,很多省份都夸大了他们的GDP,在国家层面上,北京需要重新调整这些数字,”香港牛津经济研究院的首席经济学家胡东安(Tommy Wu)说。
“省级GDP有时甚至可能大于国家GDP。”
地方官僚一直在“作假账”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的晋升与经济表现的好坏有关。
根据维基解密发布的一份美国机密文件,甚至连中国总理李克强也对官方的经济统计数据存有疑虑。
根据该文件:
“李先生据报告诉一位美国外交官说,‘GDP数字是‘人造的’因此不可靠’。
“他笑着说:‘所有其他数字,尤其是GDP统计数据,都‘仅供参考’。”
李先生说,衡量经济活动的更可靠的指标是电力消耗、铁路货运量和借贷资金总额。
在他的言论被泄露后,持怀疑态度的经济学家(具有讽刺意味地)创造了非官方的 “李克强指数”,完全根据总理建议的这三个指标来跟踪中国经济。
然而,近年来,由于李克强指数更能追踪制造业活动,而不是蓬勃发展的服务业(目前占中国经济的50%以上),其相关性已经降低。
中国的增长被夸大了?
几十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制定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目标,几乎每年都能达到(或打破)这些目标。它唯一没有设定增长目标的年份是2020年,因为疫情造成的大规模不可预测性。
一些经济学家估计,中国已经将其经济规模夸大了10%以上,即在2008年至2016年期间,每年高估其GDP 1.7%。这是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表的一篇论文的主要发现。
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人员也认为中国的GDP数据是“夸大的”,但原因更单纯。他们说,这是因为中国的经济数据系统仍然是一项“正在进展中的工作”。
“事实更可能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太具有挑战性,无法像发达国家的增长那样有效地准确记录。”
但有些人说,中国影响巨大的经济腾飞背后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不能依靠公开和自由的选举来获得其合法性,”罗震教授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新闻部。
"它所依赖的是提供经济成果,这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之间的隐性契约。
“他们面临很大压力要交付实际成果,因此,每当经济出现困难时,你几乎可以保证会看到中国政府会以刺激措施来应对。”
基本上,中国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实现其承诺。即使这意味着积累如山的债务来投资无用的资产,如鬼城(有数以百万计的空公寓)或 “不知通向何处的公路”。
然而,罗震教授强调,“仅仅因为有少数几个鬼城,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其他数据都是编造的。”
“中国的繁荣是真实的,同时它对澳大利亚农场主和矿山的商品需求也是真实的,他们并没有编造出这种需求。
“我不怀疑一般情况下的准确程度,但这些数字上下1-2%可能有点牵强。”
这个难题是,没有太多其他方法来跟踪中国的经济表现。
从新冠疫情中复苏的最新奇迹
像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也没有幸免于新冠疫情最初的封锁和工厂被迫关闭所带来的冲击。
去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萎缩了6.8%,这是自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最糟糕的表现。
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设法摆脱了技术性衰退,因为其经济只萎缩了一个季度(而不是两个季度)。
在两个季度内(到九月),其GDP已经回升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总的来说,如果把2020年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中国的经济是一个反常的现象,因为它是唯一有增长(上升了2.3%)的国家。
它的表现比澳大利亚的经济(萎缩了1.1%)好得多,比美国(下降了3.5%)和英国(下降了9.9%)更是相去甚远。
如果你看一下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复苏看起来甚至更令人印象深刻。它的GDP激增了18.3%(有史以来最高的季度同比增长),尽管这一比较的前提是在非常低的基数上发生的。
什么促使中国在疫情中经济反弹?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工业部门获得了重大提振,2020年的工业产出同比增长2.8%。
就在世界其他国家与新冠疫情作斗争时,中国制造商收到了大量的口罩和居家用品(如电视、电脑和沙发)订单,而中国的出口随之飙升。
北京去年获取的贸易顺差飙升至5350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27%),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尽管中国最初在应对新冠疫情时试图掩盖,应对不力,中国的贸易增长却得益于通过严格的隔离、大规模的快速检测、详细的接触者追踪(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等措施及早地打击病毒。
但中国的复苏也有疲软的迹象。去年零售额下降了3.9%,并不能确切反映出消费者强劲的信心。
“国内旅游人数已经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胡东安说。
“旅游支出仍仅为疫情前水平的75%左右,因此消费是中国目前的疲软之处。”
中国会超越美国吗?
去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中国勾画了一副宏伟的蓝图。
据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的报道,习近平说,中国将在2035年实现GDP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表明,中国目标中的经济增长规模足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许多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将超越美国,但他们在时间方面的看法不一。
“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胡东平说。
胡东平是常驻香港的经济学家,他假设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以“相当好的速度”增长(GDP年增长率约为5%)。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所以将其乘以GDP的增长,很容易产生一个比美国更大的经济体。”
但是,即使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超过了美国,也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个富裕国家。
当你把整个“蛋糕”(美国和中国的经济规模)除以各自的人口规模时,就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中国的人均GDP为10,262美元,而美国是中国的6倍(65,298美元)。世界银行(World Bank)将中国列为中上等收入国家。
北京、上海等富裕城市的生活水平远高于贵州、新疆等最贫困的地区。
高额债务和不断缩减的人口
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债务可能会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一个问题。在大规模刺激措施的推动下,中国已经积累了59.5万亿澳元(44.8万亿美元)的债务。
从十多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到最近的新冠疫情经济低迷期,中国一直在向不盈利的国有企业发放现金。
有一点令人慰藉的是,中国大部分债务都是国内债务,而其外债只有3.2万亿澳元(合2.4万亿美元)。
“如果取消国家担保,这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拖欠贷款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胡东平说。
“这将对金融市场产生连带性影响。但我想说的是,了解中国政府的运作方式就会知道,它会努力以一种更有控制力的方式来管理此事。”
中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可能成为阻止经济增长的另一个“手刹”(近年来一直在放缓)。这也是实行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从1980年开始)带来的副作用。
中国政府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在2015年开始实行二胎政策,然后在今年6月又实施了三胎政策。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中国人口将在未来8年达到14.4亿的峰值,然后进入“不可阻挡的”下降趋势(实际上还在萎缩)。
政府希望婴儿潮可以防止“人口负增长”(以及未来税收的大幅下降)。
劳伦斯教授预计,中国不会突然涌现大量公民感受到生育需求。
“中国父母的子女不多是因为高昂的住房成本,”他说。
“中国女性的工作参与率很低,所以提高这一水平可能有助于经济发展。中国还可以提高退休年龄,并在自动化上增加投资。”
“就算三孩政策无法做到这一点,中国政府也并非没有应对人口挑战的工具。”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有争议,请随时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吧
微信公众号|温渡传媒
资深媒体人|华美嘉
社群运营 · 融媒制作
公关策划 · 活动推广
商务合作:1-778-707-5568
Email:vandomediacorp@gm
ail.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vandomedia
Instagram:VandoMedi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neezhao716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