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中时电子报
日本中部石川县1日下午发生规模7.6的极浅层强震,并引爆大海啸危机,日本全国正高度警戒中。研究人员发现,日本学术机构参与一项国际研究在2天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日本发生的311大地震在日本周边海底形成了巨大断层崖,有可能引发大地震和大规模海啸,建议对相关区域展开调查,未料报告发布2日后即发生规模高达7.6强震并引发海啸危机。
陆媒《央视新闻》报导,近日由日本新潟大学等机构参与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12月30日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利用载人潜水器调查了日本海沟,在海底发现了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导致的巨大断层崖。
报告说,研究团队利用潜航能力达1.1万米水深的“限制因素号”载人潜水器,在宫城县近海日本海沟水深约7500米的海底调查了地形、地质等海底地理现象。他们发现一处隆起地形的东面边缘存在一个落差达26米、近乎垂直的断层崖。
研究人员认为,这个断层崖是极强烈的大地震所造成。专家推测,造成这个海底大断崖的强烈地震研判是2011年“3.11”大地震,该次地震发生时,日本海沟区域的海底沿着断层水平向东移动了80至120米,导致板块前端被急剧抬升了约60米。其中一部分沿断层崩塌,形成了巨大的海底断层崖。
报告说,日本附近有千岛海沟、日本海沟等多个海沟,未来这些区域有可能发生大地震和大规模海啸,对相关区域开展调查有助于提高灾害预测精确度。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导,1日下午台北时间3时10分发生于日本中部石川县的强震,震央位在石川县能登地区,规模为7.6,震源深度属于极浅地震。
日本气象厅已对石川、山形、福井、兵库等多个都道府县沿海地区发布海啸警报,其中石川县能登地区的海啸恐高达5米,气象厅呼吁民众立即避难。
AI访问量净流失前5名
第一名:Craiyon(净流失1500万访问量)。作为免费的AI图像生成器,Craiyon在研究期间失去了总计1500万的访问量。其中一个原因是行业的发展以及更多的竞争对手的出现。
第二名:MidJourney(净流失866万访问量)。 AI图像生成器应用MidJourney在研究期间,总访问量减少了866万。
第三名:Quillbot(净流失500万访问量)。Quillbot的总访问量净流失了500万。作为AI写作类型的应用,它可能被部分聊天机器人取代。
第四名:Jasper(净流失127万访问量)。Jasper是最早面世的AI写作工具之一,其网页流量在研究期间净流失127万访问量。
第五名:Zyro(净流失109万访问量) Zyro为一款网站搭建器,为网站创建提供包括内容、标题生成器、热图和设计支持,其在研究期间净流失109万访问量。
人工智能用户最多的前20 个国家/地区
报告显示,处在美国的AI用户访问量达到了55亿,占总流量的22.62%。印度的AI应用访问量紧随其后,达到了21亿次,占总流量的8.52%。印度也因其庞大的科技市场而为人所知,因此,在印度本就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AI应用的访问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排在印度之后的是印尼、菲律宾和巴西。这三个国家对AI应用的访问量基本持平,在13亿至14亿之间。
此外,根据Writerbuddy的统计,中国的AI应用访问量排名第47位。
按类别排名前50的AI工具
报告指出,在访问量最大的50个AI工具中,“图像生成”应用占比最高,共计14种。“AI聊天机器人”应用占8种,“AI写作生成器”应用占7种。“视频生成器”和“语音与音乐”类别应用各有5种,“设计”类别包含4个工具。
按类别访问量最高的AI应用——AI聊天机器人
报告指出,AI聊天机器人访问量大幅领先,高达191亿次,AI写作工具也有17亿次访问,显示出强大的市场需求。
像ChatGPT和Google的Bard这样的聊天机器人工具,因其广泛的用途而受到欢迎,如:
写作与内容创新
教育与知识传播
翻译与音译
创意激发与规划协助
产品推荐
数据处理
各种分析
这些功能使得AI聊天机器人在几乎任何行业和角色中都能发挥巨大作用,从而提高生产力。
AI写作与图像生成器的崛起。
尽管AI聊天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进行写作,但专门的AI写作工具也占据了重要位置,访问量达17亿次。紧随其后的是图像生成器,如Midjourney等,它们吸引了各行业的浓厚兴趣,产生了16亿次访问。
访问量最高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占 AI 聊天机器人类别总访问量的 76.31%。紧随其后的是Character AI,以19.86%的访问量位居第二。
其他竞争者,如Google Bard、Janitor AI、Perplexity AI、You.com、Crushon AI 和personalAI,均占总访问量的不到2%。
按平均使用时长划分:Character AI领先
报告指出,通过分析平均使用时长可以发现,Character AI、Dezgo 和 Janitor AI 等应用脱颖而出,用户平均每次持续访问时间超25分钟。分析认为,这不仅意味着这些应用创造了沉浸式用户体验,同时也意味着有更符合特定目标群体的功能。
而AI应用工具的平均使用时间为12分34秒,包括ChatGPT和Bard都略低于这个平均值。这也可以解释为聊天机器人的功能主要在搜索和查询问题,而 ChatGPT 和 Bard则会快速回答。
人工智能流量来源、设备和性别差异
接下来,我们旨在更深入地研究 AI 受众人口统计数据,仔细研究流量来源、设备和性别。这一探索旨在完善我们的参与策略,确保量身定制的互动,并增强对人工智能多样化用户群的理解,以实现更有效的优化。
报告首先按流量渠道划分的AI工具,其中80.53%的用户直接访问这些工具,说明用户群已经建立,或者是有固定使用习惯的用户。搜索占比11.40%,这表明这些平台之间存在有效的SEO策略,推荐占比6.73%,突出了合作伙伴关系或通过用户口碑传播。
有趣的是,尽管人工智能在社交媒体上兴起,但社交媒体只带来了1.02%的流量,付费搜索和其他工具的贡献微乎其微,分别为0.21%和0.12%,表明这些人工智能工具对付费广告的投入有限。
按设备划分的AI应用使用人群,63.20%的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访问这些工具,这凸显了AI应用适应移动设备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电脑端用户占总数的36.80%,这表明虽然仍有大量用户从传统平台访问AI应用,但移动优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报告称,这种分布显示出了技术发展趋向移动设备为中心的趋势,以及人工智能工具开发人员需要优先考虑适合移动设备的界面和功能。
按性别划分AI应用的使用:69.5%的用户是男性,而30.5%是女性。
댓글